率土之滨很简单。
今天迎来了率土基础篇章的重中之重——读懂战报,暨战法生效机制解析。
一直以来,战法生效机制都是率土基础知识中的难点。不仅是学起来难,而且教起来更难。前人有不少篇章论述战法生效机制,但都仅停留在表象,并未涉及战法机制的本质。这篇文章读完后,相信你会豁然开朗。
其实,战法机制的一切秘密,都蕴含在战报文本之中。故而要弄懂战法机制,同时也就要学会如何读懂战报。
战报首页记录了双方阵容、战斗结果等信息,兵力条记录了双方初始兵力、剩余兵力、本场伤兵信息。
【普通杀伤】武将进行普通攻击、分兵、反击造成的伤害。
【战法杀伤】被动、指挥、主动、追击四种类型战法造成的伤害。有些兵种(如飞熊军)造成的伤害,也被统计到战法杀伤中。
【战法释放】指武将发动战法、执行战法效果的次数总和。
有些细心的玩家可能注意到了,学习【始计】或【垒实迎击】的武将,战法释放次数特别多,这是怎么回事呢?这是因为,由战法产生的「执行效果」也会被统计到战法释放次数中。例如每发动一次【河内世泽】,都会算3次战法释放。
【救援】武将造成的恢复值总和。
【损失】本场战斗后,武将损失的兵力。
【本场伤兵】本场战斗后,武将产生的伤兵。
【总伤兵】连续战斗后,武将的伤兵总和。
【动画版战报】用动画回放的方式来展示战斗过程。
【详细版战报】用语言文本逐行进行的方式来表示战斗过程。
详细版战报仍不是最完整的战报,仍然省略了很多行文本。例如「部队获得吴阵营加成」其实是给我军2~3人每人施加了4个属性提高效果,如果全写出来,最多得有12行文本,那样就太冗长了。
【简化版战报】在详细版战报基础上,减去了很多较不重要的行数。
在战斗开始前,有一个类似「排兵布阵」的阶段,双方先摆好阵势,以便为开战做准备。
首先是加载双方阵容:
然后四大营生效:
阵营、兵种、称号加成生效:
然后是宝物生效:
兵种特性生效:
最后是被动战法生效:
截止到这里,所有发生的一切都是必然事件,尚未出现任何不确定因素(运气)。
从准备回合起,战斗将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。例如周瑜【大赏三军】增伤效果如果施加给吕蒙、陆逊,就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开局。
在准备回合开始时,将按照武将速度高低决定行动顺序,依次发动指挥战法;若两个武将速度相同,则按照进攻方大营>进攻方中军>进攻方前锋>防守方前锋>防守方中军>防守方大营的顺序行动。准备回合内,若武将速度发生改变,则不再改变准备回合的行动顺序。
一个武将若学习了多个指挥战法,则按照学习的顺序依次发动。
正式回合最多8个回合。每回合开始时,将按照武将是否具有先手状态决定行动顺序;先手状态相同的,则再按速度高低排序;速度还相同的,则照进攻方大营>进攻方中军>进攻方前锋>防守方前锋>防守方中军>防守方大营的顺序行动。回合内,若武将速度发生改变,则不再改变本回合的行动顺序。
轮到一个武将行动时,首先判定主动战法是否发动。若武将学习多个主动战法,则按照学习的顺序依次判定。
接下来,武将将进行普通攻击,将对攻击距离内的随机敌军单体进行攻击。若攻击距离不足,则不会进行普通攻击。
普通攻击时,若攻击目标有反击效果,且不处于怯战、混乱时,则目标会对攻击者发动反击。普通攻击和反击同时进行,两个伤害同时计算。
每次进行普通攻击后,
到这里,这个武将的行动就结束了,轮到下一位武将行动,以此类推。
下面基于详细版战报,来讲解如何弄懂战法生效机制。
所谓「状态」,就是在武将身上持续存在的一种效果。率土中状态种类非常多,例如:
对于某个状态,我们首先要知道它的生命周期。它是什么时候被施加的?又是什么时候消失的?通常我们可以在战报中找到答案。
例如下面战报中,有两行文本,清晰地记录了孙瑜身上混乱状态被施加和消失的时间,那么这个混乱状态的生命周期就是这两行文本之间的时间段。
状态不一定都会消失。例如下图中,马超身上的「造成的物理伤害提高」状态被施加后,以后并没有一句战报说这个状态消失了。这个状态持续直到战斗结束。
很多状态会在特定时机生效。例如【楚歌四起】恐慌状态被施加后,会在自身后续第1、2次行动前使恐慌伤害生效,在自身后续第3次行动前恐慌状态消失:
又如【白衣渡江】的伤害效果被施加后,会在自身第3回合行动前使伤害生效,然后使状态消失:
伤害类状态与它所造成的伤害之间,是一对多关系。例如武将身上的1个【白衣渡江】伤害效果将造成1次伤害,1个【楚歌四起】恐慌状态可能造成2次伤害,1个【匠心不竭】恐慌、燃烧、妖术诅咒状态分别可能造成8、6、4次伤害。
关于状态机制,还有很多可以说的东西。例如,战法冲突的实质是什么?其实,大多数战法冲突,都是状态层面的冲突,也就是说在一个武将身上,状态A和状态B无法共存。因此,弄懂了状态机制,也就弄懂了战法冲突。
我们将在后续篇章深入讲解状态机制。
任何战法最终生效,都必须经由一个「最小单位」来实现。如下图所示,红框中的两行文本,都是战法生效的最小单位,即:陆逊对甘宁立即造成伤害、陆逊对甘宁施加燃烧状态。
一般地,战法生效的最小单位有如下两种:
战法的效果数值,也都是在此时此刻计算完成的了。具体来讲,可以有以下三类:
一、对于伤害效果:
例:马云禄被吕蒙施加「策略攻击伤害效果」时,其能造成的伤害值3003已经确定(除非伤害生效时,马云禄兵力不足3003)。
二、对于恢复效果:
例:关兴张苞被施加【皇裔流离】的持续型急救效果时,其每次能恢复的伤兵329已经确定(除非伤兵数量不足329)。
三、对于其他效果:
例:曹丕给曹丕自己施加【鹤翼】的分兵状态,分兵的伤害率受曹丕此时的谋略属性影响,并不是受【鹤翼】战法携带者张春华的谋略属性影响!
「战法动作」在战法机制中比上述「最小单位」高一层,一个动作可能包含若干个「最小单位」。
武将进行一个动作时,首先选择一个或多个目标。然后,
战法描述中常见的「发动一次攻击」,就是一个动作。
例:
1、赵云发动一骑当千时,进行1次攻击,对敌军3目标立即造成伤害:
2、张春华发动楚歌四起时,进行1次攻击,对敌军2目标施加恐慌状态:
3、甄洛发动洛水佳人时,进行1个动作,对我军3目标施加休整状态:
注意:
1、进行一次动作时,选择的目标不会重复。例如,一次攻击,不会重复攻击相同的目标。
2、若武将进行动作时处于暴走状态,则会影响目标的选取。
但若目标已经选定,在武将进行动作中途被施加暴走状态,或被镇静移除暴走状态,则不再改变本次已选定的目标。例如孙权处于暴走状态,【九锡黄龙】施加给自己和敌军2人,即使先镇静消除了孙权自己的暴走状态,也不能再改变施加的目标。
3、若武将进行动作途中,自身兵力、属性等条件发生变化,则可能影响武将对后续目标的战法效果。
例如,貂蝉进行一次攻击途中,自身兵力发生变化,则貂蝉对刘备的伤害是按照最新的兵力值(11530)进行计算:
又如,李典进行一次攻击途中,自身被严颜施加了「造成的物理伤害降低」效果,则李典对黄盖的伤害会受到该减伤效果影响:
「战法释放」则又比「战法动作」高一层,每次战法释放可能进行若干个动作。战法动作必须通过战法释放来进行,无法脱离战法释放而独立进行。
上图中,吕布发动【辕门射戟】时,进行了4个动作:
1、给吕布自己施加无视兵种相克(预备)效果;
2、选定敌军2目标,对目标进行一次攻击;
3、给上述目标施加「攻击伤害降低效果」;
4、再选定敌军2目标,对目标进行一次攻击。
一般地,武将进行一次战法释放时,使该武将自身进行若干个动作。
注意,战法释放和进行动作的主体是同一个武将。如上图中,4个动作都是吕布进行的动作,而不能是别人进行的动作。
战法释放不仅包括战法本身的发动,也包括由战法产生的「执行效果」。我们先看一些战法本身的发动的例子。
例如,被动战法【健卒不殆】生效时,关兴张苞进行3个动作:先给自己施加反击状态,再施加「受到物理伤害降低」效果,最后施加「受到策略伤害降低」效果。
指挥战法【魏武之世】发动时,曹操进行5个动作:给敌军全体施加攻击属性降低效果、防御属性降低效果、谋略属性降低效果、速度属性降低效果,然后给我军全体施加攻击距离提高效果。
吕蒙发动【绝水遏敌】时进行2个动作:先对敌军群体立即造成策略伤害,再给相同目标施加围困效果:
SP赵云发动【银龙孤胆】时进行7次攻击:
马云禄发动【疾击其后】时进行2次攻击:
战法释放时,即使中途自身兵力降为0,或者某一方大营兵力降为0,也仍然会坚持到本次战法释放完毕。例如:
前面介绍了战法释放中的第一种:战法本身的发动,即在武将发动战法本身时,使自己进行若干个动作。这个机制虽然简单,但存在两处限制。
1、进行动作和战法发动的主体必须是同一名武将,即自己发动战法,只能自己进行动作。
2、进行动作必须在战法发动的时间内,即发动战法时,只能立即进行动作。
为了打破上述两种限制,率土引入了「执行效果」机制,也就是战法释放中的第二种,以实现丰富多样的战法功能。
由战法产生的「执行效果」也是一种战法释放,也称为「子战法」。「执行效果」与「战法本身发动」具有相同的效力,即武将执行效果时,也会使该武将自身进行若干个动作。
例如,马超执行【奇兵拒北】效果时,进行2次攻击:
关兴张苞执行【西陵克晋】效果时,进行2个动作:先对敌军单体发动1次攻击,再给自己造成恢复效果:
从战法本身的发动,到执行效果,其中经历了怎样的流程呢?下面介绍实现「执行效果」的两种方式。
第一种方式:武将在战法释放时,选定一个或多个目标,让目标立即执行效果。
例如,袁绍发动【四世三公】时,选定我军3个目标,让他们立即执行【四世三公】效果。
对于袁绍来说,「选定我军3目标,使其执行效果」算一次动作;每个人执行【四世三公】效果,则都算一次战法释放。
第二种方式:武将在战法释放时,选定一个或多个目标,给目标施加特殊状态;该状态在特定时机再生效,使拥有该状态的武将执行效果。
例如,大乔发动【不攻】时,给自身施加【不攻】效果;该状态在大乔每回合行动前生效,使大乔执行效果,对敌军单体进行一次策略攻击。
执行效果之中,可以再嵌套执行效果。例如,兵无常势每回合都会嵌套执行两种效果:
我们以一个较复杂的例子【谋谟帷幄】来结束本段:
最后,我们从上至下,理清战法生效的层次关系。上层到下层都是一对多的关系:
特别地,对于伤害效果,从上至下,理清从一个战法到伤害最终生效的层次关系。上层到下层都是一对多的关系:
黄月英【匠心不竭】非常经典的例子。